学兽医要多少钱
在24岁的郑乐施记忆里,家里一直都有狗的存在。小时候,当别的小朋友都在看动画片的时候,她就喜欢一个人去看别人训练狗,也会专门上网看那些关于训练狗的影片,爱看“国家地理杂志”节目,了解不同动物的习性。她一直幻想着做一名兽医。然而,在美国读完高中,她才发现,美国的兽医系收生率低、外来生难以入读,无奈,她放弃入读兽医系,选择就读金融及精算系。毕业后回港从事金融工作几年,她发觉自己还是希望当一位兽医,她说:“每日对着一样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8、9小时,是一种吃力的事。”
郑乐施打算重报兽医学院课程时,适逢香港城市大学去年开设了“兽医学学士”这个六年制自资课程,她笑称“时间刚刚好”,于是再入校园,成为香港城市大学兽医学学士课程首届12个学生之一。
郑乐施(左二)等人在城大校园内与一比一的牛塑像合照
抛弃年薪几百万的精算师工作去学习兽医课程,值得吗?也有很多人这样问,郑乐施觉得能够因为兴趣工作便是最大的值得。不断摸索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动物身上,我现在都有养导盲犬。”她认为,读兽医最大的收获是更清楚动物的道德、福利是什么一回事,从而带出对生命反思。“动物是可以感觉到痛苦、压力。在做每一件事前,都会想想这样做对动物是否道德。”
兽医不只是医兽另一位兽医系的同学谢明懿,多年前心爱的乌龟逝世。为了解心爱乌龟的死因,她当时就和父亲一起解剖爱龟,并感觉到十分惊奇。“从未想过,乌龟的内部结构是这样,人类的肺部是比较上面的位置,但乌龟的肺部则在中间,又一直以为乌龟的气管是由软性组织组成,但触摸下去竟像胶管。”这样小身躯可以装起这么多内脏,感觉到神奇,增加了她对动物的兴趣。
明懿表示,读兽医不单是医治动物,更多的是反思一些社会的议题,例如可否在动物身上做实验,更让她从课本理论上跳出来,思考应如何对待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