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a留学机构怎么样
一个设计师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你脑子里的东西够不够多,够不够深。
Kelly
录取院校
皇家艺术学院-MA Visual Communication
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MA Graphic Media Design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MDes Communication Design
拉夫堡大学-MA Graphic Design and Visualisation
申请时间线
·2022年2月:来到SIA
·项目制作周期:平均1~2月一个项目
·2023年2月:提交RCA申请
·2023年7月:收获RCA offer
01✈️
高三放弃高考
从SIA连升本研
我一直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应试风格”的艺术教育,所以在高三那年就直接放弃了高考,而是一门心思冲击雅思,决定出国留学。
学了两个月雅思后,我先去了诺丁汉的某所学校上了平面设计的预科,之后在预科快毕业的时候,我决定寻找一家机构来准备申请本科用的作品集,于是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第一次来到了SIA进行学习。
在诺丁汉预科时期的小组作业
事实上,我也算是SIA的“老朋友”了~申请本科时,我就是在SIA的帮助下顺利拿到的UAL-Camberwell平面Offer,如今准备考研,我自然也放心将自己再次“交给”SIA。带我主课的是杜老师,他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严谨非常专业,所以我也很信任地跟着他做了三个项目出来。
其中我还有一个和SIA游戏学员的合作项目,但因为我们异国线上有时差的关系,进度会比较慢,插画的部分也绕了挺多弯子,反正当时就挺着急的。不过之后在杜老师的帮助下,进程就慢慢清晰起来了,再往后也是越画越快。
另外,因为准备作品集的同时还要兼顾UAL的学业,所以我作品集中有三个项目其实都是围绕着学校里的课题展开的。这一以来,就相当于学校的作业和作品集放在一起做了,建议跟我有着同样情况的小伙伴也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法。
02
将声音融入进平面
为灭绝的鸟儿点根蜡
因为我对于“声音”特别感兴趣,所以我在学校大三的课题中选择了多感官设计。在前期的调研中,我了解到一家叫REIFY的公司开发了一个可以将声音进行3D模型化的App。
结合着这个思路,我很想用蜡烛这一媒介去和声音进行结合,另外,蜡烛往往会让人联想到“死亡”,之后在导师的建议下,我选择了已灭绝的鸟类动物的声音作为了主题核心,创作了《Lost in Sound》这一作品。
我将一些已灭绝鸟类的声音首先产出了一些2D的波形,再通过建模软件将其3D化。之后,我利用学校的3D打印机将这些模型制作出来后,通过倒模翻模制作出了与对象鸟类颜色相应的蜡烛。
制作蜡烛是一个很明显的人为干预过程,这就像是博物馆里那些鸟类模型一样。人们用铁丝将它们制作成了飞翔的样子,但这根本不是这些鸟本应该有的样子,其实还挺讽刺的。
出自Kelly作品集,盗用必究
而当我把蜡烛点燃后,蜡烛的燃烧则是一个完全自然,没有人为干预的过程。一方面,点燃蜡烛代表着缅怀,另一方面,这也像是一个释放灵魂的过程,让它们不再受限于“声音”这个固定的形状之中。
在蜡烛燃烧过后,遗留下来的形状看起来就像真的鸟一样。于是我将这个图案和鸟类原本的造型进行结合稍微修改了一下,作为了项目中图鉴手册部分的封面视觉。
出自Kelly作品集,盗用必究
这个手册里除了用数字、图形等等去凸显了动物灭绝的现实与环保问题的严重性之外,我还加入了一个声音装置,在你打开册子的时候就会听到相应鸟类的叫声。所以,《Lost in Sound》可以说是一个融合了视觉、听觉、触觉的一个多感官项目,给予人类关于环境问题的告诫。
作品实体产出
03
玩偶的命也是命
是时候替“玲娜贝儿们”发声了
有段时间,关于上海迪士尼玲娜贝儿的热搜特别多,比如游客大老远跑来却没能获得想要的互动,不满意自己当天遇到的“内胆”等等。于是我就想,观众到底喜欢的是这个角色呢?还是扮演者呢?这个事情是不是已经有些病态了?
借此契机,我对于玩偶扮演者这一职业展开了一系列调查。我们知道,这些玩偶服大多都是非常沉重的,里面是用钢架来进行支撑的,对于其中的扮演者而言有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但是却经常有小孩,甚至大人会去拍他们的头,觉得很好玩,可这个行为对于扮演者而言是会造成致命伤的,也经常能够看到扮演者因此而遭受脑震荡或者脊柱伤等等的相关报道。
为此,我想用一部影片来为这些扮演者们发声,去重点展现玩偶服之下的人们。影片的灵感来自于巴黎世家在2020年的一个广告片,它们将“媒体”刻画的十分冰冷僵硬,仅仅只是嘴在动的样子。我利用这种略带黑色幽默的鬼畜基调,去描述了一个扮演者们不堪长期压抑,纷纷脱下头套开始抗议的新闻。
我同时利用了拼贴的方式,将头套带给扮演者们的伤害展示了出来,比如巴斯光年的大头罩如果被人拍打,很容易造成耳膜破裂,米妮的头套就像一个密不透风的消防面罩,很容易就让人中暑等等。
出自Kelly作品集,盗用必究
“头套”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在行业的规定中,扮演者是不能当众脱下头套的,因为这将会破坏小孩子们的幻想。而对于扮演者来说,只有带上那个头套,自己才会从一个普通人成为一个不普通的角色。所以,这个头套虽然在“伤害”着扮演者自身,却也在“保护”着自己的名誉和他人的幻想。
在影片最后,我采用了一个比较乐观比较开放的结局,显示的时间线意味着你刚刚看到的一切都是过去的事情。结局中还有一个画面,是我在调研期间采访了一位在这个行业里干了20多年的老奶奶,而我整部作品的基调也正是源自于她对我说过的一句话——
“Enjoyed communicating with people without speaking。”(享受无需语言的交流)
采访“角色扮演”了20多年的老奶奶
04
脑子里的东西一定要多
在皇艺去传达艺术家的思想
从我的作品集中不难看出,我做的平面设计都是不那种很主流的风格。其实一开始我也觉得平面设计就应该是那种很视觉化,很好看的东西,但是在UAL的三年学习中,你发现学校其实更看重的是你的想法,他们不会特别注重你产出的效果有多么炫酷多么好看,注重的是你的推导过程、项目思想、个人表达。
在UAL的学习环境下,我觉得我的平面设计作品一定要让人们能够引起共鸣,去带来一些思考,可以让人们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到某个问题。
这也正好也让我想起一个在校期间发生的故事。就是在大二的时候,我们班来了一位交换生,当老师布置了一个项目后,他的模式就是打开Pinterest找图,然后怎么好看怎么拼贴,完全没有任何调研的过程。
但是在英国,最最最注重的其实就是你的调研,像是在我们的日常作业中有一个Process Book,相当于是记录了一个项目从初期立项到最终产出的全过程,比作品集还要长很多。里面需要非常详细地去将你的灵感、调研、实验等等进行记录,包括期间的错误方向有哪些,以及是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都从中学到了什么等等。
不难看出,一个设计师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你脑子里的东西够不够多,够不够深。不然做出来的作品就会很肤浅,只有表面没有内在,就像是很多千篇一律的包装设计一样。这些设计大多会因为过于追求主流风格和大众审美,进而淡化了产品本身的特点,失去了基于自己的品牌理念。
对于更为看重调研与思想的我而言,相较于UAL,RCA肯定是更为适合我了。当然,我确实也该换一所学校感受一下其他教学风格了hhh。我曾经看过RCA的毕业展作品,当时就觉得他们的创作风格都特别的新颖,非常独特,能够带给我很多启发。
我觉得商业的东西都是可以在后期去培养的,主流的东西也是很容易学的,但个人风格的东西却是最难得的。而RCA,正是那个可以让我大胆放手去创作的平台之一。
杜老师眼中的Kelly
一开始接触Kelly同学的时候,是我带着她去做跟游戏专业的合作项目。项目开始的时候,她还不太熟悉如何将游戏卡牌的抽象内容以及场景,转化为可以被理解的视觉元素和画面。但她是一个特别执着的学生,我们一步步跟合作的同学想象和推敲了不同弱势群体可能碰到的问题以及能够形成的意象,最终克服了从具象内容到抽象场景的表达问题。
另外,Kelly同学也是一个特别追求完美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推敲产出的形式和视觉转化的方式。例如在被LCC教授大力赞赏的《Lost in Sound》项目中,她花了大量功夫去一遍遍地尝试蜡烛的模具设计,试验蜡烛融化后的色粉搭配和灌装的手法,从而探索平面设计材料应用的可能性。
从她在SIA申请上UAL本科开始,我见证了她一步步从对视觉传达完全不了解的状态,到现在慢慢能发展出自己的风格,成为RCA的一份子。能够看到学生的进步和成功,是作为一个老师最大的满足。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艺术留学资讯,可以私信小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