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好的大学有哪些
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千年盛名之下,浙江省的高校资源相对落后,985、211名校行列里只有浙江大学坐镇,担任名副其实的“浙江第一”。
剩下的浙江高校则彼此之间你追我赶,都想坐上“浙江第二”的位置。
竞争带来进步,浙江高校正从“一枝独放”走向“百花竞放”,中国美术学院和宁波大学紧跟着浙大步入“双一流”高校行列。
近日随着《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正式发布,浙江又一所高校走到大众的眼前——
浙江工业大学。
图源:软科
在一众“双非”高校中,它力压深圳大学、江苏大学,成为最强“双非”大学。
对于这所“浙江第二”最强预备役来说,这不过是重新寻回属于它的荣光。
01
浙江第二
浙工大的诞生与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对重工业的重视息息相关。
1953年6月,重工业部根据“必须对中等技术教育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整顿和发展”的精神,宣布将浙江省温州工业学校、浙江省杭州工业学校化工科、江苏省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化工科合并。
这可谓是当时江浙地区的“工业学校联盟”组成了浙工大的前身——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杭州化学工业学校。
虽然校址选定在杭州,但彼时还有6个班级在温州开课。直至暑假才撤销温州分校,迁回杭州,与主校区团聚。
当时的杭州化学工业学校设有三个专业,无机物工艺、分析化学和化学工厂机械装备,这为浙工大化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多次更名,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都是学校的曾用名。校址也几度发生过变化,特别是与衢州的连结。
1960年2月,浙江省要在衢州城郊集化工厂、化工学院、化工研究所为一体,建立生产、教学、科研三结合的化工基地,以浙江化工专科学校为基础,并入衢州化工专科学校,建立浙江化工学院。
由于衢州校址外部条件差,投资大、见效慢,为改善办学条件,化学工业部决定将浙江化工学院迁回杭州,与杭州化工学校共同使用文一路校舍,并负责领导杭州化工学校。
但后来又几经波折,在1960-1965年中,浙江化工学院经历了“五年三迁”,校址多变,学校不稳定。
直至新时期的到来,学校建设才开始步入正轨。
1977年除恢复本科无机工艺、基本有机合成、化工机械3个专业外,增设工业分析、农药化工、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4个专业,突破了单一的化工专业模式。
1978年,浙江工学院的筹建,为浙江化工学院打开了新的可能。
为加速浙江工学院建设,浙江省委决定浙江化工学院并入浙江工学院,并作为建校基础。
并入了浙江化工学院的浙江工学院边基建、边迁校、边办学,同时招生专业增加到12个(其中本科专业11个)。
每年新生杭州入学,在衢州的教职工和图书、仪器、设备分期分批迁来杭州。至1984年,杭州本部建成校舍4.92万平方米,学校搬迁完毕,衢州分部随之撤消。
这个时期的浙工大年轻而干劲十足,可谓是高校界中的“后浪”。
1983年开始,学校已与日本国足利工业大学、美国瓦尔帕来索大学、德国吕贝克技术学院等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扩大了学校影响。
学校设化工、机械、电子、土木、公管、轻工、计算机、技术师范等8个系和社会科学、基础课程、体育军训、成人教育4个部。
还设有6个校办工厂和劳动服务公司、卫生所、幼儿园等附属机构,并有4个省重点学科和1个省重点实验室,为学校上新台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进入90年代,浙江工学院再次晋级。
1991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为发展浙江工业教育,和祖籍浙江嘉兴、现在台湾省的实业家张子良洽谈捐资共建浙江工业大学,并获得真金白银的支持。
得益于这一契机,浙江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校名沿用至今。
纵观浙工大的发展,与浙江省工业教育的学脉紧密相连,身负期望与重担。
02
省内不输211
据传,浙江省一直以211标准建设浙工大,希冀着浙江省再出一所211大学。
可惜的是,或是因为省内其他高校的不甘落后,或是因为浙工大所擅长的化工类专业成为“天坑”而竞争力不足,浙工大没能挺进211、双一流行列。
一时的失利并未能让这所雄心勃勃的高校垂头丧气。
如今的浙工大,是东部沿海地区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国家“2011计划”高校。
浙工大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2023年自然指数排名居内地省属高校第一,部分发展指标已稳定进入全国50强行列。
在2023年,浙工大还获得了新突破。
浙工大化学学科首次跻身ESI全球前1‰,在此次公布的ESI数据覆盖时间段(2012年-2022年),浙工大化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6123篇,被引101551次,其中69篇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
浙工大工程学学科也新晋ESI全球前1‰,本次公布的ESI数据覆盖时间段为(2013年-2023年),浙工大工程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4196篇,被引57464次,其中106篇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
除化学、工程学外,学校另有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社会科学总论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虽然是一所以工科见长的高校,浙工大在学科建设上却文、理、工兼具,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门类。
浙工大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9个。
学校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9个,先后有近8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24项,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40位。
近三年学校以第一单位/通讯单位等在Science、Nature、Cell上发表论文5篇;中国专利金奖、优秀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6位,位列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第7位。
浙工大就像一个心气高的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争头筹。
在“浙江省省属大学”的范围里,浙工大是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省优势专业、省特色专业最多的大学,学科ESI国际排名进入全球前1%行列最多的大学,全国学科评估进入前30%学科数最多的大学。
这让它在浙江省内有着不输于211的名声和认可度,加之身处“人间天堂”杭州的优势位置,在一些排行榜上还会高于部分211大学。
03
吃喝玩乐学,都在浙工大
对于要在学校里度过四年的大学生而言,校园生活体验也很重要。
浙工大拥有朝晖、屏峰和莫干山三个校区,另有独立学院之江学院,各有各的风光。
朝晖校区底下,京杭大运河南端的上塘河昼夜不息地缓缓流过,“一座横跨在世界文化遗产上的高校”成为了浙工大的别名。
屏峰校区,地处杭州小和山高教园区,毗邻杭州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每逢春季,校外与校内的花景相互映衬,浙江“公园大学”的美景别处难寻。
之江校区虽然是独立学院,但身处绍兴河桥,尽享江南水乡的四季风情。
莫干山校区,坐落于湖州德清,校址公布的时候一度被吐槽“浙江工业大学被逐出杭州”,但2019年正式开园后,校园环境被一些学子认为是“三校园最佳”。
校园风貌以“新古典、书卷气、历史感、江南味”为特色,远离城市喧嚣。
目前交通还算便利,距离德清高铁站两公里左右,去杭州东高铁仅需13分钟,校车班次密集,校车前往杭州市中心的朝晖校区大概40分钟。
等周围环境配套设施跟上,或许莫干山校区能扭转口碑,不再是“浙江工业大学湖州分校”。
名家讲堂、高雅艺术进校园、露天演唱会、校园同学节、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异彩纷呈的校园活动,更是让“玩在浙工大”实至名归。
向日葵季的浙工大,更是成为杭州大学生们的打卡胜地。
浙工大的食堂,则会让外校学子惊艳一番,巴不得让自家学校食堂的厨师都前去浙工大学习。
浙工大拥有六座食堂,有600余种各式菜肴、160余种特色主食,其中屏峰校区的养贤府有着“亚洲最大食堂”之称。
瘦肉丸、酸菜鱼、藤椒鸡、烧鸭饭、卤猪蹄、虾仁鱼片浓汤面……不是饭店吃不起,而是浙工大食堂更有性价比,让毕业了9年的校友都念念不忘。
在学习方面,浙工大对于好学的学子而言,是一块好“跳板”。
浙工大现在全面放开转专业政策,从原学院转出不受限制,只需要通过意向学院的考核即可。转专业时间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整个学年,每次可报两个志愿。
这一方案有利于学生在大学阶段探索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和志向所在,拥有试错和改航的机会。
浙工大的高保研率也是学校的一块招牌。一般来说,浙工大保研率有12%,领先于下沙高教园所有高校的保研率,也不输于部分211大学。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躺赢”,在卧虎藏龙的浙工大,保持勤奋好学才能成功上岸。
也正因为这些亮眼之处,在“双一流”行列落选之后,浙江工业大学依然是“浙江第二”的强势预备役。
期待浙工大能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冲劲,在下一次高校竞选中成为“黑马”,一鸣惊人!
参考资料:
1、浙江工业大学官网、官微和官博
2、知乎问答“有什么是你去了浙江工业大学才知道的?”
3、知乎问答“为什么浙江工业大学的全国排名会高于一部分211大学?”
4、知乎问答“如何评价浙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