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雾霾吗
这几日国内雾霾笼罩,这可真是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不过这也不是中国的特例,世界各国在进行工业化的工程中,这个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其中英国和美国曾经因雾霾而头疼不已,看看他们是怎么用30多年甚至60年的时间来进行治理的。
1840~1900年的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有1/4的人死于因空气污染引起或加剧的肺病。仅在1879-1880年的冬天,就有3000人死于大雾。从此时开始,伦敦以“雾都”闻名于世界。英国雾霾最严重的事故要数1952年12月5日至9日的英国伦敦大雾霾,“Great Smog”也叫“Big Smoke”。五天之内死亡四千多人,另有八千多人在之后数周内死亡。总死亡人数1.2万,超过了1866年伦敦霍乱。
雾霾困扰英国数十年,其中有一个很有趣是事情,那就是1937年12月,切尔西主场迎战查尔顿的比赛中,因为伦敦的雾霾,只好提前终止比赛。但查尔顿门将巴特拉姆并不知道队友已经离去,继续在赛场上“坚守”了15分钟。
在1952年的“伦敦雾霾事件”后,英国政府意识到污染的严重性着手治理雾霾。1956年英国颁布《清洁空气法案》,“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立无烟区,区内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煤烟污染的大户——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往郊外”。1968年,下令“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
英国治理雾霾推进《清洁空气法》的过程中也困难重重,中央标注和地方标准不一,引发一连串的管辖问题。而是因为治理雾霾民众不愿承担因改用无烟煤以及改进环保供暖设施而增加的费用,这使得英国政府不得不加大补助。经过英国长达三十年的努力,至1975年,伦敦每年的雾日已下降到15天;1980年更下降到5天,一举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在上世纪同样深受雾霾困扰的还有美国,美国的雾霾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1921年,含铅汽油的问世,提高汽车发动机运行效率的同时,又在汽车危害中加入了一项铅污染,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儿童铅中毒率高达85%。而在美国遭受的汽车尾气污染中,最著名的就是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
洛杉矾在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CH)化合物,3O0多吨氮氧(NOx)化合物,700多吨一氧化碳(CO)。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上空,不啻制造了一个毒烟雾工厂。图为洛杉矶街头叫卖空气的人
针对雾霾肆虐,美国在1963年、1967年先后颁布《清洁空气法》和《空气质量法》治理空气污染。上世纪60年代末,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被发明出来,可有效遏制污染排放。但是在推行过程中美国车主并不买账,最后强制加装才到1975年实现。当时洛杉矶还鼓励市民“拼车”,专门划出拼车车道,并禁止单人开车在此车道上行驶。至2003年洛杉矶每年50万人拼车出行。这样情况到上世纪末才空气有所改观,前后耗时达64年
现如今除了中国,同为新兴国家的俄罗斯、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国也深受雾霾之苦。对于新兴国家而言,治理雾霾要做好长期治理的准备。图为莫斯科雾霾中市民带着防毒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