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学校开除后如何转学
十月国庆的喧嚣已逝,秋冬的寒意悄然而至,气温的急剧下滑不幸让我染上了轻微的感冒,这份不适着实令人苦恼。在这感冒缠身的几日里,我还遭遇了一系列关于开除与转学的棘手问题。随着考试周的逼近,许多留学生因准备不足,最终的结果不尽人意。有人因GPA偏低而萌生转学念头,有人因成绩太差难以维系学业,还有人因考试违规被学校除名,不得不另寻出路。
此类情形早已司空见惯,每年的考试季总不乏此类遭遇,只是程度轻重有别。远赴加拿大求学已属不易,更令人担忧的是课程跟不上,专业难度过高。心态积极的同学会调整自我,制定学习计划,无论是GPA还是学业成绩,都能稳步回升,最终顺利毕业。然而,也有留学生因压力过大而陷入抑郁,将自己封闭于狭小的世界,此类情况尤为棘手,需借助心理医生的专业辅导方能缓解。
抑郁不仅会导致记忆力减退、理解能力下降,还会对学习与生活造成深远影响。更为关键的是自信心的丧失,若无法重建自信,即便继续学业,情况也可能每况愈下,甚至做出如作弊抄袭等错误决定。此类行为一旦触及学术诚信底线,加拿大院校将严惩不贷,直接开除学籍。许多留学生因心存侥幸而作弊,待东窗事发时才追悔莫及。
加拿大大学实行学分制,修满规定学分即可毕业。成绩评定方式多样,既有等级分A、B、C、D、E、F,也有5分制、10分制、100分制等。若问题出现在大一、大二阶段的基础课程或出勤率上,转学不失为明智之选,既能避免学分大量流失,又能继续深造。但若问题出现在大三、大四阶段,转学成本将大幅增加。当然,加拿大本科6~7年未毕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对于抑郁问题,建议先休学调整,待状态恢复后再重返校园。否则,即便勉强上课,效率也会大打折扣,最终导致挂科。在加拿大,转学至其他区域难度颇大,即便成功转学,也可能因转学分和自身情况限制,只能就读较差院校,甚至需要从头开始。有时,我们虽可通过申诉争取继续学习的机会,但更多时候却面临被开除、无法毕业的困境。此外,转入社区院校或就读Diploma虽为备选方案,但回国后可能无法认证,找工作也会颇为困难。
即便是在多伦多这样的名校,也有留学生因GPA不达标而陷入困境,不得不选修更多课程以提升GPA,却仍有可能挂科。对于已至大三、大四阶段的留学生而言,若不想转学浪费时间,还可选择直接申请硕士课程,跳过本科阶段。这样既能获得硕士学位,又能避免转学带来的繁琐与不便。例如,英国的硕士课程通常只有一年,向父母谎称自己已本科毕业,打算再深造一年硕士,多数父母都会表示支持。最终,手握名校硕士学位回国,性价比无疑更高。同时,由于学制短、花费少,这一方案也能有效解决本科无法毕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