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如何申请不住校
原标题:高校不安排住宿,具体咋操作
近日,一则“多所高校明确不予安排住宿,是否合理”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根据梳理,部分高校明确不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提供住宿,也有高校对全日制硕士生住宿实行自愿申请制。
高校不再给部分硕士研究生提供住宿服务,为何?因为供不应求。说得再直白点,宿舍不够。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住宿资源跟不上的问题逐步显现。“不予安排住宿”也是条件所限、无奈之选。
那合理吗?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合理”的感受肯定大不相同。比如对学生而言,失去宿舍这一选项,现实中的麻烦显而易见:陡增的开支(房租、交通等)、下降的便捷程度,甚至还有安全方面的顾虑,等等。倘若站在高校的视角,则不必大惊小怪——多数国家的高校都不为硕士生提供住宿。正如专家所言,提供住宿只是高校的辅助功能。
所以,讨论“是否合理”很难有实质性的结论。更值得关注的是,高校无法为全部学生提供住宿是一个现实难题,并且再往前看,今后或将有更多高校加入“不予安排住宿”的行列。相比合理性,不如关注怎么办。这其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深入考虑。
一是对象。不知谁先起的头,不给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提供住宿俨然成了一个“惯例”,多数高校都拿这部分学生“下手”。这明显涉嫌歧视。同样都是硕士,学硕有、专硕无,如此“一刀切”,毫无道理。事实上,学硕也有人不喜欢集体宿舍,专硕亦有住宿需求,不如广泛采取自愿申请制,还学生一个“机会公平”。此外,确有特殊情况的,也应有“绿色通道”加以保障。
二是“不予安排”,然后呢?高校开门办学,其学生又来自五湖四海,于情于理都应多给予一些关爱。假如一“拒”了之,直接将问题甩给学生、抛给市场,找房难、租房贵等问题无疑是一大难关。对此,可考虑拓展校外资源,比如与当地政府、国企甚至社会力量合作,为学生提供稳定可靠、相对优惠的房源,协助学生以社会化方式解决住宿需求。相信校方出面,总会比学生自行解决简单点。(夏振彬)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