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为了什么
十九岁,高考一塌糊涂。抱志愿滑档。当天,我的心态从崩溃,沮丧到漠然。父亲给了我两个选择,出国,还是呆在我们这个小城市,读个垃圾大学,安安稳稳结婚生子,和多数人一样。
我花了两天时间思考,无论是出于父亲的不甘,还是我自己觉得走投无路。那两天我查了很多关于留学的东西,之前留学的前辈们都说留学不易,毕业率很低,最多三成。何况对于我这种天赋不好的学生。我的心态从激动,沮丧,到燃起希望。无论是出于父母的颜面,还是我自己的年少轻狂。我决定出国。
父亲尊重了我的选择,指着我严厉地对我说: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留学如果读不下去,你谁都对不起。第一年出国不准回家。这一年,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离开父母,去那么远的地方。我想他是爱我的吧,只是很矛盾。
读完了语言,二月初我坐上了出国飞机。走的时候,母亲哭了。我挥手道别,而我那时候还没意识到留学意味着什么。
刚开始,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学语言,没什么作业或者压力。但这种新鲜感很快就慢慢变为孤独感了。七月份的时候,看着语言班的同学一个个想家回国,我没有和父母说回家。即使我很想家。甚至很少打电话,倒不是怕他们担心,而是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我不想让他们觉得我还是很糟糕。
接着就是大一,我在第一个学期挂掉了所有的课。我意识到我需要回一趟家。因为我真的撑不住了,现在想来,对于一个二十岁的孩子,一年多不回家确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三月份我回家了两周。我最大的感受是,一年时间,父母和所有的亲戚,头发白了一圈。
不出意外的,整个大一学年,第一次考试,我挂掉了所有的十门课,如果补考继续挂掉,结局就是被开除。倒不是我不学习,而是语言太差了,还有一半的课是当地方言授课。经历过痛苦的人一定明白,真正的痛苦,人是会选择性忘记的。
最后一个月的补考,我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早上七点半的准时闹钟,两个鸡蛋一杯牛奶,八点半到学校学到中午两点,中午吃个饭睡一觉,下午六点做晚饭吃了再去图书馆,学到晚上十二点半甚至更晚。书包里永远放着那种大块的最便宜的黑巧克力和一瓶一升的水,以保证我的血糖。
凌晨的图书馆灯火通明,我甚至能看到学到四五点的人。图书馆门口,总能看到一群鸽子在地上吃着怎么都吃不完的面包屑,很多家住的远的老外和我差不多,书包里一根法棍学一天。
当然,他们离不开烟。有一次一个历史系的中国学长告诉我,你看这些老外,他们考完一门就会去放松,打游戏也好,派对也好,让脑子缓一缓。可是我们不能,在这种所有人都是劳逸结合的环境里,我们作为老外,必须保证快节奏。而这种快节奏,要持续到毕业。
考试月,如果早上九点半之前没有到图书
馆,几层楼的位置将会被占满,楼梯上不乏抱着电脑的老外。凌晨走路回家,月光洒在身上,显得孤独,疲惫。路上一个人没有,我甚至顾不上思考会不会被抢。
那段时间我的头每天都是发烧一样痛,头皮发麻。我恨不得想把东西灌到自己的脑袋里。精神都开始恍惚,学习学到眼睛和兔子一样,红到充血。我连哭都哭不出来,就好像在战场上没有子弹的兵杀红了眼一样。
这样刻苦的我,从大一起,图书馆所有轮班的看门老师都认识我,以至于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我进图书馆再也不需要刷学生卡。然而这种努力,并不能改变什么
很幸运我遇到了这辈子最重要的贵人们,我们班的老外是真没把我这个中国人当外人,有什么不明白的,他们会很耐心的跟我解释。那是我语言水平提高最快的半年。上半学期教过我们的老教授四个月不见,再遇到他的时候,惊诧地说我的语言水平进步了不止一点点。
在图书馆学累了,老外们会出去抽烟提神。而我连十五分钟的时间都不敢多发愣,因为我就要完蛋了。最终我通过了五门课,剩下的课大二重修。这个结果我还是满意的,至少我不用被开除了。
时至今日,回忆起这段痛苦的大学时光,有一群真诚到不能再真诚的老外把我当自己人,照顾了我这么多年,我们每天在学校的花园,食堂聊着单纯可笑的话题,漫无目的。老外们会卷上一根烟,一人一口轮流抽。偶尔老师路过,就会挡着把烟放在身后。他们都成为了我人生中最珍贵的朋友。如今读研的读研,工作的工作。想必是很难再凑齐那一二十个人聚在一起聊天了。
那年暑假回国,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刚从鬼门关里出来。我想到还有那么多年要混,还要过35门课的鬼门关。而我最初只不过是想混个学历而已。我不止一次的骂这个破系,骂老师,骂把我们这群学生忽悠出来的中介。从满腔热血到愤怒,无力,挣扎。骂完了,就该好好硬着头皮混了,我无路可退了。
大一结束,我看看和我一起出国的语言班的大概三十个人,已经有好几个读不下去,重新高考宁愿读大专都不出国了,这些人的天赋,学语言时有的还比我好。对比起来就感觉自己也不是那么差劲了。
后来,我认识的挂科读不下去的留学生越来越多。猫有猫道,鼠有鼠道。我自知自己学习天赋垃圾,于是天天和老外混的风生水起,语言进步飞速,但这也基本让我脱离了中国人的圈子,连留学圈八卦都懒得知道。每天学校,图书馆,食堂或是买菜做饭。到大二结束的时候,基本上当时一起出国的人,有一半都不读了,或是转专业,或是回国。我心想,能混的下去的这一半人应该和我一样也都在骂娘。
无论是语言,还是价值观,我都在打破之前十九年的习惯,建立起新的框架。这个过程是何等痛苦。我就像一台机器,把之前的零件一个个敲碎,换上新的零件。几乎没有任何喘息的时间。我只想早点毕业结束这种痛苦。
直到武汉这个城市的出现,那一年有很多留学生gap了,可能是出于父母的担心,或是撑不住了。很多人这一回家,就彻底放弃了。而我!看到了机会!没有因此回国,我赌对了,考试改为线上了,用电脑就行,可惜那时还没有chatgpt。
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如果不是这个考试,我无论如何都过不了法律和另一门课。有得必有失,下次回国的时间已经是四年后,终于终于毕业了。毕业照上只有五十多个人,而大一的时候录取了90个人,三四十个老外都读不下去了。(我以为我们已经够惨了,直到学弟给我看他们的毕业照,我下一届的老外们,毕业照只有三十个人左右)。
四年啊,为了读这个破书。四年后再回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这座城市的一切都显得熟悉,亲切。变化实在太大了,地铁,高架,我甚至连很多路都叫不上名字。家人就更不用说了。甚至因为时间太久,时差半个月才倒过来。刚出国时,移动支付还没普及,父母给了我几张纸币,怕我回国时没现金,公交地铁都没法坐。明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却好像发生在昨天。
回想起几年的大学生活,为了应付方言上课,我拿了语言证书。我以中国人的身份考过两次年级第一,我是这个破专业有史以来
第三个毕业的中国人。我是极少数和老外打成一片的留学生。
而那些和我同时出国的人,或是读不下去回国,或是读不下去只能留在当地打工拿居留卡。而那些同学,他们高考成绩大概比我强些。我时常想,以我这种天赋凭什么呢?大概是我从未想过真正放弃吧。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一路走来,回头看,真的就如当时前辈们所言一样,最多只有三成的人能走下来这个路。而除去商科专业,其他专业的比例就更难看了。这不到三成的人,想必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至于留学的意义?
至少十九岁的我,和现在的我理解完全不同。
十九岁的时候,对未知的东西足够热情,我觉得一切都能努力。我天真的以为混个学历有什么难的。而我修满学分的那一刻,我感觉就像是做梦一样缓不过来。即使我拿到了三个学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系主任在确定我会读之后,说这年170人申请,只录取30个名额),我下意识还会觉得自己是个本科毕不了业的高中生。
某一刻会突然想起,我已经是个研究生了,和同学们一样脱颖而出的人。不知道还要多久,这种刻在骨子里的不安全感或者不自信才能慢慢消散。
而现在,安全感简直是一种奢侈。我离家越来越远。仿佛从刚刚深渊里走出来,而我不敢相信自己走过的究竟是一条怎样泥泞的路。可以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时常想,在国内上学是多么的幸福,没有学业和生活压力,吃吃喝喝谈谈恋爱,想回家就回家,多么舒服的四年。而不是多几年高三生活。一想到这些,我就想骂,渐渐地,我骂都不想骂了。因为我慢慢的可以看到路尽头的希望。
都说如果结果是好的,那么过程再差最后看起来也都是好的。可如果让我再选一遍,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安安稳稳的在家门口读个垃圾大学,而命运把我推向了这条路,我的选择让我的人生多了几年的痛苦。
至于这一纸文凭,我曾经看得很重,可能这就是围城吧。现在我觉得不见得走哪条路会更好,至少从古至今,功名难求才是常态。想得到什么,就得付出代价。而这个代价已经完全超出高考的那个夏天,我用两天时间思考的东西了。
很多人或许会说,留学能开阔视野,培养独立能力,学会孤独,见识世界的多样。。。吧啦吧啦一大堆。
但我想说,每时每刻,都有留学生千方百计想留下,也有留学生迫不及待想回家。
如果朋友,你还没下定决心,请你做选择之前,想好自己是哪一类,勇敢一些。
如果你已经在这条路上了,先别急着抱怨大环境,也许你是那个强者呢?
而我想,大多数人是和我一样的,一边骂娘,一边咬着牙坚持走下来。毕竟天赋型选手还是不多的。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