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2024年度书单
▎2024春节将至,钛空时间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精神年货”——「钛空年度书单」,并邀请钛空诗人为每一本书赋予“诗”的气质内涵。
春节期间,8首精美诗歌+8本典藏好书,助力每一个人重启精神力场,启迪新一年的美好征程。
钛空讲书人-郭宇宽:
“如果你是一个诗人,对这个世界具有敏锐的共情能力,你就就可能获得格外的成功。”
2024,开始了。
地震、刺杀、战乱、恐慌……2024年全球经济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之下仓促开局。2024年对很多人来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街上的人们寻觅着生存的脚步,和时代里自我生命的痕迹。
今年会更好,还是更糟?
2023年12月29日晚,首届「钛空诗会」在全网惊艳亮相,5位跨界钛空诗人用诗歌和演讲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充满前沿人文思考和科学思辨的跨年夜。以诗为探索之源,创意性地将“诗歌”与“演讲”以“时空问答”的形式结合在了一起。在那样一个夜晚,所有钛空诗人穿过诗的长廊,聆听前人敏锐而感性的呼吸,共情他们对生活的赞誉和对未来的预言。
永葆好奇,让想象之力放飞未来——《追星星的人》
坚守本真,让生命之力打破边界——《人、诗意地栖居》
专注选择,让变革之力带来美好——《未选择的路》
初心不改,让热爱之力抵御万难——《天问》
而如今,当我们面对时代潮涌的层层逼近,与前行道路上的步步惊心,哪些“诗+书”可以帮我们解答这些问题?一份来自钛空诗人独一无二的“诗+书”的2024书单推荐,将沿袭钛空诗会的脚步,帮我们解答这些问题:
2024的我们
如何直面“敏感”的自己?
如何装点“平淡”的生活?
如何守护“冲突”的梦想?
如何把握“迷茫”的选择?
2024如何直面“敏感”的自己推荐书籍:《高度敏感的力量》作 者:卡特琳·佐斯特
推荐诗歌:《我在等一个善良的邮差》作者:阿华
我在等一个善良的邮差
他知道我温和,冷静,百忍成金
他知道我有云朵一样的柔软
悄悄潜伏于内心
敏感的人相互寻找
孤单的人相互安慰
负能量,从不因为新年的到来而凭空消失,却总会因为命运的捉弄而从不缺席
你在熙熙攘攘的大商场里总觉得烦闷,可别人却有说有笑?
你能闻出饭菜不可口的气味,可别人却说你嘴太刁?
你能利用直觉识破谎言,可别人却说你疑心太重?
高度敏感研究领域的先驱伊莱恩·N.阿伦发现,约15%~20%的人属于高度敏感者,他们天生拥有一种特殊的神经系统,能比其他人更深入而敏锐地感知并处理内外刺激。因此,他们也常常被贴上“玻璃心”“矫情”“脆弱”等标签。
作为一名高度敏感者,本书的作者卡特琳·佐斯特现身说法,收集了包含感官、健康、工作、家庭、娱乐等多个主题的丰富案例,鼓励高度敏感者抛弃世俗的标准,大胆做自己,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特殊禀赋,造福自己和他人。
而当你把这些所谓的“刺激”更新为成一种主动的感受,甚至把它变成你积极地工作。就像类似林黛玉这样的人,如果他生活在一个被动的环境里面,遇到了花瓣落下,我就哭了。这种情况你是永远不痛快的。如果你是一个诗人,对这个世界具有敏锐的共情能力,你就就可能获得格外的成功。据说有一个著名的作词人,说他从小就被父母亲家暴,心里面一直就非常敏感,自尊心很脆弱这样一个人,结果造成了他非常敏感,所以他对他自己内心的敏感就转化为对于一些情境和场景的共情,比如说雨从屋檐下落下来,走在街角的咖啡店,然后遇到了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孩,在这些场景,一般人匆匆路过时不会产生什么感觉的。但是对于一个内心有诗性的心灵敏感的人,如果朝这个方面去创造,他就可以给这个世界贡献出来不一样的东西。大家一读这首诗,就会感慨为我怎么就写不出这样的句子?
所以这本书的建议说,当你自觉地知道自己是一个敏感者,但是可以把你的敏感的能力转换到一个释放能量的方向上来,当你把你的心性敏感的一方面释放到能够跟这个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正能量方向,这个敏感就不是一个毛病了,反而会成为你职业发展的优点。
2024如何装点“平淡”的生活推荐书籍:《日本侘寂》作 者:大西克礼
推荐诗歌:《短歌》作者:藤原定家
茫茫四顾
花死,叶亡
苫屋在这岸边
独立暮光秋色
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打扫茶室外的庭院。他先将落叶彻底扫净,随后,摇晃庭中的一棵树,让些许叶子飘落。这一则轶事,被认为是贴近侘寂的体验。在日本的茶道体验中,品一点点茶点,加之一点点茶点,让你嘴里还有一点点甜。这个过程,大概就叫茶道。在房子外面,还贴了一些挂着纸条的诗句,是这个日本人借鉴了唐宋的诗词以后,跟他们语音的音律结合的一种写诗的方法,都是很简单的句子,整个这样一个仪式,就可以成为侘寂的体验。
唐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叫做王维,他自称摩诘居士,这是一个对佛法和禅宗都非常亲近的诗人。王维的诗句我们都会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这样的诗句传到了日本,就对于日本的俳句有巨大的影响。王维的诗是怎么做到每一个字你都认识,但摆在一起就有一种独特的意义和韵味?这种东西那日本人就觉得特别高级,并以此渗透到了日本的诗歌还有审美。那么日本人把这种审美概括为一个状态,称作“侘”,“侘”我们能够想到什么呢?想到好像有一点点突然,有一点点意外,或者有一点点人离群索居,反正脱离了日常的那种状态,这是“侘”。那“寂”是什么呢?那“寂”又是一种平静,一种自然,这种平静又和那种好像又是不一样但又是一种平静的感觉合在一块,构成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就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哪一样东西它放在那里是你没有见过的吗?但为什么王维到了那个场景,他升起一种内在的心情,看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会触动他的内心?而在这个时候能体会到这种感觉,你又不能传递给别人,这种你独特的内在的审美体验,真是万籁此俱寂的感觉,就是你能感觉到自己内在的一种充实感。
而这种内心的平静,无关生活的平淡。
2024如何守护“冲突”的理想推荐书籍:《冲突》作 者:叶茂中
推荐诗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斗酒诗百篇,他写诗对他来说汪洋恣肆,根本不是一件事,但是他要在这个世界施展真正他的抱负非常难,就连皇帝欣赏他,你有才华,我也是请你做一个文学的侍从。从普通饭局上的赋诗一首开始,李白内心里面觉得,我是一个胸怀天下,我对很多问题有很高层次看法的人,但是在皇帝眼里就只是:你有一点点小文采,陪着我玩一玩可以。
所以李白的一生也是一个冲突的人生,他一方面内心里面希望不为五斗米折腰,我心里面“岂能催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言”。但是另一方面,你要想使你的才华实现出来,直挂云帆济沧海,你又必须在某些方面做出妥协。
叶茂中说李白在今天社会是写广告文案,非常精准,不同时代环境不同,社会需求不同。唐代上至庙堂下到江湖都喜欢诗歌。这恰恰是将才华和社会契合点的完美结合。
而叶茂中先生他写这本书,从营销方法上来说,这叫做冲突,而他这本书所投射出来的,是他自己几十年职业生涯中间灵魂的冲突,是他灵魂的冲突,逼迫他说出这样的狠话,说没有创意就要去死去,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这样非常决绝、非常狠的话。但另一种方面,这种冲突又在折磨他,他想靠创意赢得世界的尊敬,但是在他一路走来,他不可能靠创意从一个卷烟厂厂长手里拿到1000万,拿到一个亿,他又要做很多的妥协。
2024如何把握“迷茫”的选择推荐书籍:《贝佐斯是如何开会的》作 者:佐藤将之
推荐诗歌:《无题》作者:杰夫·贝索斯
聪明是一种天赋
而善良是一种选择
天赋得来很容易——毕竟它们与生俱来
而选择却颇为艰难
如果一不小心,你可能被天赋所诱惑
这可能会损害到你做出的选择
亚马逊招聘员工都有一个原则,没有写作能力的人不能招,当然这里说的写作能力并不是李白斗酒诗百篇文学创作的写作能力,而是要能把这个事情理清楚,能够用清晰的逻辑把事情说清楚,像做一个报告一样,具备这样的能力的人才能进入亚马逊,才能上亚马逊的会议。而这种在字里行间的智慧选择能力,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是天赋,更是一种结合了后天努力的选择。
每一个企业家与打工人的相遇,就是一次不期而遇的“选择”,而在“开会”这样一个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工作场景中,则充满了文化的冲突,身份的隔阂,姿态的摇摆,而这些因素无一例外不在影响着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每一次或大或小但可能足以改变我们职业生涯的“选择”。
为什么一个日本作者对开会这个小细节非常敏感?在美国这种问题可能也有,但不是那么突出,但是在日本这是一种儒家文化,以及和我们一样都是儒家文化圈的国家里,儒家文化圈里面人都是非常在乎面子,所以我们中国人开会也是这样,日本人开会也是这样,我们中国人开会的智慧都是察言观色。在日本的儒家文化力,这种权威主义也是这样,日本的开会社长或是科长在那讲话,下面的员工是不敢于反驳的,在传统日本社会里面。日本人最爱讲的词就是社长说一个观点,下面同志说到:讲的对!
但是贝佐斯就特别痛恨这种文化,贝索斯认为我花钱雇你们来给我工作,我说一句话你都给我叫好,讲这种废话,那我要养着你们干什么?我给你们发工资就是让你给我来弥补我决策的短板,发现我思维里面有哪些盲区。
但是贝佐斯就跟一般这种儒家文化里讲究这种秩序服从不一样,他的思路是我痛恨这种风气,我是民营企业,我要在市场上成功要挣钱,客户是上帝,要为市场创造价值,我给你发着工资让你来上班,你给我在那整天给我点赞鼓掌,我要你干什么。
所以面对人情世故和自我表达的“两难”选择,需要有人勇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你们能对我的观点提出补充、分析,能够提升弥补我认知的短板,这才是我给你们发工资的理由。要你给我阿谀奉承,这种人对公司就没有任何意义,这是一个会议文化,日本人听了觉得很对,我们中国人也需要学习。
毕竟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每一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而选择本身则成为了人生中最丰富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