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0日农历是多少
记忆中童年的春分时节
2024年3月20日 农历二月十一 春分 星期三 晴
今天上午因春季防火,我们到北山草场巡逻,隐隐灼灼看到远处山坡上有一株桃树开花了,今天是农历的“春分”时节,记忆中童年的“春分”有三件标志性事件:祭拜老祖,放飞风筝,打开窗阁。
在我的童年1970年代末,春分当天吃过早饭,村里不用出工的老人和孩子便汇聚在祠堂门前,由一辈分最大的老太爷口颂表文,我记得都是些程式化的古文,反正是听不明白,只能嘴里含糊的跟着哼读,然后大家按照“门户”排序进入院内,在老太爷的指挥下统一向祠堂屋内的老祖们叩拜。
我们家族的祠堂在1960年代的“破四旧”运动中,已将祠堂屋内的供桌,圣旨石架以及历代祖先的牌位进行了扫地出门,后来大队将祠堂改为“知青”住宿点后,屋内又盘了火炕和灶台,不过好在祠堂院内的柏树和大门口的两棵青桐树还在。
前些年村里将祠堂连房带院卖给了一户人家,在翻盖新房时从地下挖出了石供桌和石头圣旨架,因当年埋下时已被损坏,所以就当垃圾倾倒在村西干涸的苇坑里了,我那年的春节回老家,散步时还见到了那堆石头,其中的“圣旨”两字依然清晰可见。
村里老人说我们家是明朝初年由山西潞州府迁来的望都,我们家是避仇而非“大槐树”移民,家谱首页上有“卜卦而居”的字据。我小时候多次听村内老人在饭后茶余闲聊所说,我们家在元朝的山西各州府世袭“达鲁花赤”,开山基祖的族源为鲜卑,随蒙古军队征战,后来落户在潞州,元末明初徐达,常遇春扫北时,为避免受害便迁来的河北,最初落户在唐县枣园,后“卜卦而居”来的望都。我们家族里每隔一两代人就会有一位高鼻深目头发卷曲之人,我的姑奶奶就是这样的外貌。
北温带的春天气候温和东风渐盛,非常适合放飞风筝,村里“春分”这天很有仪式感的亲子活动就是家里大人与孩子一起放风筝。小孩子们为了迎接这一天,我们过了正月“十五”就开始筹备:做风筝骨架的竹枝和桐木条,糊风筝的棉纸,刷棉纸的桐油,粘风筝的猪鳔饺,以及风筝线和线拐子……队里的领导也较为亲民,“春风”这天会适当的提前下工,孩子们拿着风筝在胡同口和村口兴奋的迎接着家长……唐河堤岸上微风杨柳,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红色金鱼风筝,青黑色燕子风筝,橙黄色的蝴蝶风筝布满碧空,大人们握着孩子的手抻动着风筝线,孩子们幸福的依偎在家长的怀里,仰望着高入云端的风筝,当两只风筝过于靠近时,孩子们紧张的涨红了脸……此情此景像极了清朝诗人高鼎《村居》中所描绘的景致:“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望都民谚有云:春分正半,燕子归来。“春分”这天的早晨,家里的大人都会抱起孩子,推开屋门上方糊着粉连纸的窗阁扇,大人们会告诉孩子,今天燕子就要由南方飞回老家来了,咱们得打开窗阁扇迎接它们的到来。燕子一般筑巢在屋檐下但也有个别的燕子会把燕巢修筑在堂屋里的大梁上,冀中人民的品性犹如冀中深厚的土地一样宽厚,不会因为燕子的粪便嫌弃它们,屋门上的窗阁扇风雨无阻,一直开到秋天燕子远去后才会关上。
咱们中国人感情含蓄,即使是自家孩子在长大后也鲜与家长有肢体接触,传统观念里受礼教的束缚严重,国人们见面行的是内向的“抱拳”和“作揖”,很是看不惯西方人外向的拥抱和握手礼仪。我大奶奶说“握手”是抗日战争时期才在根据地里流行起来的,当时仅限于同性之间,直至建国后的1950年代男女干部之间才能较为自然的“握手”了,“春分”是传统农业社会里一年中唯一的一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握手”与“拥抱”的亲情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