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去日本留学
清政府1872年第一批赴美幼童是中国近代留学史的开端。都知道,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之后,自古以来就习惯于接受日本留学生来中国的清廷,第一次决定由朝廷选派13名留学生到日本去留学,学习日本的一些先进的文化知识。由此,拉开了清末中国人赴日留学的热潮。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我们可以明确的找到,关于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客观事实,加上改革思维、各种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当时朝中许多思想先进、维新派的官员纷纷递出了想让自己这边有学习天赋的学生可以留学的申请。所以,在清廷派出的13个留学生后,断断续续的,江苏、浙江、湖南也相继的开展了去日计划,并迅速的归拢这一批去日本学习的人员。其中以湖南、湖北这两省的人最多,仅一次就派出了200多个学生。
到了20世纪初,国内去日留学的热劲儿依然没有褪去,各个地方派出的留学生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
根据史料记载,1904-1905年,1904年去日本留学的留学生还在3000左右,到了1905年就突然飙到8000人,翻了两倍之多,东渡日本也成了一时间有识之士的必备旅程。在随后的20年到30年之间,国内各个地方的青年学生们去日留学生一直到保持在8000——10000名高居不下。
其中有百分之60都是由当个时代的统治政府亲自审批派出的。直到30年代初,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去日留学的人员才开始减少,降温。但是,民间自己出钱出力奔往日本的,依旧不少。
可是很多人不禁要提出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会出现去日的留学热呢?我们从历史文化这方面来分析,大致上有三个原因。
【民族危机所导致】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清廷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随后西方列强看到有甜头可吃之后,纷纷而至,开始瓜分中国土地、财产,尤其是八国联军侵华,更使中国人意识到中华民族正处在一个灭国的危险沼泽之中。
国内的民族危机加深,刺激了中国一些保有热血的爱国人士以及青年人们。这种急切的救国心情,让他们决定不能做出什么长远的打算,一定要有应急的方案,去美国欧洲留学固然不错,但是离得太远,相比之下,还是去日本显得有效率、且环境也适应多了。背负着“国家”给予的希望和使命,兴起了这一股留学热潮。
【清朝科举制的取消】
1905年,清廷迫于外界各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取消科举制度,宣布停止科举选人,让这实行千年的“选贤”政策走到尽头。这对于想走入识图的人来说,肯定不是一个好消息,由于他们拼命读书,最后想要走的通道被封阻了,不得不要靠别的计划来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晚清时期日本人一般都会说两句中文,要是写中文的话识字的人都能看懂。因此到日本的话中国人根本不必学语言。后来孙中山,吴稚晖等人提起鲁迅周作人很佩服,因为晚清时期到日本留学的人中,没有几个懂日文。
而清廷下发的奖励留学生的政策,又让他们看到了的希望,只不过这些读书人家境有的只是普普通通,去欧洲、美国留学根本吃不消,所以,日本无疑不是一个好选项,经济负担较轻、压力小,因此大部分人选择了去日本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赴日留学门槛较低】
1906年,清朝驻日公使杨枢在提交给清政府的一份报告中哀叹:在日本的近万名中国学生中,60%是短期课程,30%是初等教育,5%-6%中途退学,3%-4%进入高级中学和技术学校,只有1%进入大学。日本也有专门给中国留学生的“学校”。日本当时刚刚开放,各种制度不健全,根本没有签证的概念,只要买张船票就能去了,相对于欧美容易多了。
【一批革命先驱以身作则,舆论推动了留学浪潮】
从1895年孙中山辛亥革命后,先后培养了陈天华、汪精卫等一批新人,在日本留学生里都算是有很高的威信。而孙中山也受到了这些留学生们的欢迎,比如1903年,孙中山到达日本的时候,受到了大概有1300人的在日留学生热情欢迎,不仅体现出了号召力,还体现出了留学在外的人对留学在日本,学到了有用的知识,还是对上面保有感恩的。否则,如果在日留学没学到什么,还有谁来欢迎孙中山呢?
其次,1904年黄兴在长沙起义失败后,与一群人流亡日本,追随者也不少。次年,以孙中山为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也在日本建立了,革命运动彻彻底底的打响了,日本显然成为了这场行动的驻扎地,受到了大批青年学生的欢迎,纷纷去日本留学。
回顾整个清廷末期去日的留学热,虽然有些学生是为了自己的名利和地位想去日本东渡求荣,但是也有不少的爱国之士出发目的一开始就是为了拯救正处在水深火热的中国,在日本忍辱负重,刻苦学习,将自己的理想和民族的存亡联系在一起。
当时,绝大部分留学生最后都选择了回国发展,为国家服务,这批留学回来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后来中国社会的进步,先进思想的提供、正确思想的支持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