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留学还是国内读研
转自:RAC设计留学
导
语
25FALL RACer
从风景园林转到城市规划好像是自然而然的一步。北建大LYQ学姐不用作品集也拿下了UCL/HKU/曼大等名校的offer,实现自己的"名校情怀"。
为了能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LYQ学姐通过论文营、新加坡游学等背景提升课程,不断扩宽自己的申请范围、找到想要申请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LYQ
本科:北京建筑大学-风景园林(双培院校:北京林业大学3+2)
雅思:6.5
GPA:北建3.94+北林3.39
25FALL申请时间规划:
OFFER(截至发稿前):
伦敦大学学院 城市发展健康 / UCL Health in Urban Development MSc
香港大学 交通政策和规划 / HKU Master of Arts in Transport Policy and Planning
曼彻斯特大学 规划 / UoM MSc Planning
格拉斯哥大学 城市规划 / UG City Planning MSc
Congratulations
城规的"理性"可能更适合我
“规划院实习坚定了我转城规的想法”
“风园转城规是自然而然的一步”
当时由于疫情,家里只让报北京的学校,又听报志愿的老师说北林的风景园林是全国top级的,所以就报了北林和北建的双培计划,希望能体验一下两个学校之间的不同氛围。而且我从小就有一个艺术梦,特别崇拜画画好的小朋友,也是听说这个专业有很多绘图机会,但是手绘要求又没有艺术生那么高,所以就想尝试一下,培养一下自己的艺术细胞哈哈哈
真正读下来的时候发现跟我想的不太一样,一点手绘基础都没有的我非常无措,这种状态在学会电脑出图后得以改善。再之后让我感受到转变的是大四接触的城市规划项目,我发现虽然同属建筑大类,但是城规比风园多了些理性,可能更适合我,因此我的大五实习选择去规划院,体验了城规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坚定了我想跨转城规方向的想法。
出国读研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我本身手绘能力不强,但是国内大部分的院校招收城乡规划专业都需要考快题,这对于我来说是很不占优势的。其次我本科是五年制风景园林,如果在国内读三年研究生的话,时间成本有点高,我还是更想把时间花在接触实际项目上,所以考虑出国读学制更短的研究生项目。再有就是我想探索一下新的生活,从小到大一直都局限在北京,很想去别的地方看看。
从风园到城规是自然而然的一步
高年级后老师带我们接触了很多城规的项目,我越来越发现我好像更适合大尺度一点的规划类项目,我从中找到了许多乐趣,而且我认为这也是很符合当下社会发展趋势的一个领域,将来就业面能更广?还有就是在新加坡游学期间陈教授给我们讲的,有关新加坡城市规划的内容,让我认识到一个好的城市规划是方方面面的,真正能惠及人民的,所以我感觉完成一个城规项目的成就感会更大一些。
RAC没让我失望!
“有丰富的背提项目:论文营、新加坡游学”
“帮助我找到申请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RAC北京校区可以说是北林学生的聚集地了哈哈哈,我很多北林的同学和学姐都选择在这里,我想一定有她们的道理。当时也是比较了几个留学机构,要么是申请方面不够专业,要不是对设计类专业的申请不够了解,综合考虑之下选择了RAC。果然,RAC没有让我失望!!!尤其是在撰写文书的过程中感觉尤其强烈,很多内容不需要我详细介绍就能够get到我在项目中都做了什么,省去了许多沟通成本。
RAC论文营扩宽了我的申请范围
大四下学期我参加城市可持续基础设施景观化疗愈的论文营。由于时间紧迫,我是基于之前做过的设计场地进行了详细的可持续性分析和评估。
城市可持续基础设施景观化疗愈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在前期接触到了大量前沿的学术文献,深入了解了可持续细分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让我对我的申请方向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产生了思考。再有就是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的学术写作能力,也向申请学校证明了我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扩宽了我的申请范围。
新加坡游学
暑假参加的新加坡游学让我收获颇多,在那期间我认识了专业性很强的教授和老师,还有一群可以一起学习交流的小伙伴们!在教授为期十天的讲解下,我高强度的汲取了一切有关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相关知识,让我找到了想要申请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详细行程可见我的小红书,ID:621985164)
此外,大五上学期在规划院的实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申请方向,我发现规划项目很多时候需要从交通角度入手,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密不可分,因此我在最后申请的时候加上了港大的MTPP项目。
2025 RAC"全年无休"
背景提升计划
RAC 设计留学的全年背景提升课程,涵盖艺术设计建造营的实践锤炼、海外教授工作坊的前沿引领、全球设计游学的灵感启迪、全球设计展览的视野拓展以及国际会议学术论文营的学术进阶,从多个维度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无论你是渴望提升设计技能,还是希望丰富留学背景,亦或是追求国际设计视野,RAC 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2025“全年无休”背景提升计划,一键解锁设计留学密码
点击图片可一键解锁详情~
申请时间线
“提前准备语言”
“能早申尽量早申”
论文时间轴规划:
4.20:论文营开营
5.23:论文答辩完成
6.24:被会议接收
申请时间轴规划:
3.14:初选校
5.8:开始填写个人基础信息
5.9:第二次选校
6.27:文书课
6.28:第三次选校
7.2:第一封和第二封推荐信英文版完成
7.6:文书信息收集表完成
7.30:PS通稿完成
9.4:第三封推荐信英文版完成,CV终稿完成
9.5:终选校
10.13:各校PS全部整合完毕
11.14:收到第一个offer-格拉斯哥 City Planning MSc
语言考试规划:
第一次:2023.12.26
第二次:2024.4.20
第三次:2024.8.10
第四次:2024.9.24
第五次:2024.10.20
语言真的是我整个申请季最痛苦的点,我一共考了五次雅思,最后一次听力冲到了8,但是口语还是5.5(白男我真的...),好在口语没让我面试港大的时候掉链子。
第三次考完以为自己最起码有6.5(6),谁想到不仅口语还是5.5,阅读还背刺我考了历史最低6.5(后来发现可能是我把Y/N写成了T/F,大家一定要注意审题啊!!!),当时我真的一整个大崩溃,在教室外哭了一小时,整理好情绪后又开始画图,没办法,谁让第二天就是ddl... 支撑我考第五次的是港大的SED项目,因为香港需要语言成绩达标才可以申请,不像英国,考不过还可以安慰自己可以报语言班。查分的时候发现口语还是没到6,心情反而很平静,随即转投MTPP。
我真的建议如果是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一定要提前准备语言!!!我一开始也以为语言的提升可以很快,以为刷题就可以,甚至在一开始给自己定下两次考过7(6.5)的目标。但真正学起来发现认识和运用是两个概念,很多单词我眼睛认识会拼写,也理解中文意思,但是在口语考试中却无法自然使用出来,表现在分数上面就是没有提升。而且雅思的考试真的很看运气,多做对一道题可能就多0.5分,单科多0.5可能总分就多0.5。但也是因为这种给分标准,让我一度陷入深深的焦虑中,觉得自己学了很久但是分数并没有提升。但是!!!积微成著,总有一次你会发现自己在分数上有了巨大的提升,这就是努力的结果!
Q:经历这段时间后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学弟学妹分享一下吗?
A:提前准备语言!!!然后就是能早申尽量早申,这样焦虑的时间会少一点哈哈哈
关于我
ISFJ小护士,在不熟的场合爱装e人,一旦大家熟络起来就会渐渐安静转变为倾听者的角色,具有很强的社交责任感哈哈哈。
平时喜欢唱歌,别人眼中的麦霸,不管什么场合只要让我拿到话筒立马化身e人。
Q:分享一下比较信奉的人生观或能带来力量的话~
A:“一站有一站的风景”
不要美化没有选择的那条路,自己选择的就是最好的!!!
♯特别感谢
想特别感谢我的申请老师Grace!!!在认识Grace老师之前我一直在为作品集的事情苦恼,我不是一个对设计天赋很强的人,将来也不想成为什么名誉全球的大师,我做作品集只是为了能申请到一个好学校(双非bg的我还是有点名校情怀的)。Grace老师在跟我商量初选校的时候,了解到了我的想法,并且很快将不需要作品集也可以申请到的相关专业整理了出来供我参考。在我决定不做作品集后建议我报工作坊、论文营和展览的背景提升项目,详细的给我介绍了这些项目的内容和预期成果,说这些都会有助于我的申请,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不做作品集的焦虑。在申请之前的几个月,我一直都在为各种事情感到焦虑,要么是雅思一直考不到7,要么是学校的紧张课程,要么是不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Grace老师一直支持我、开导我,在我语言考不出来的时候鼓励我,安慰我,给我推荐适合的雅思教辅资料,相信我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分数。整个申请的时间线也因为她变得井然有序,什么时间该选校、什么时间该开始准备文书、什么时间该投递申请都在她的掌握之中。还有就是,能够收到这些offer都离不开Grace老师的精准选校,真的超级超级棒!!!有很多都是我觉得冲刺的院校,也在Grace老师的帮助之下成功收入囊中嘻嘻嘻
♯导师寄语
Grace
RAC申请老师
欧洲硕士毕业,了解欧洲各国教育体系,熟悉英美申请流程,具备教育同理心、擅长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规划讲求效率合理支持三者缺一不可。
寄语:恭喜LYQ拿到了心仪的offer,跟YQ合作申请的时候很轻松,我们两个配合得很有默契。例如,她参加完论文营以后很快就完成了英文论文的撰写,并且被国际会议录用,这为她最后被录取加分不少,在这过程里都不需要我去督促她的进度。跟她沟通也十分融洽,她很快就能明白她所做的这些努力意味着什么,申请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祝她未来顺利,看更多奇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