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磁是什么意思
“套磁”是大部分留学申请者较为熟悉的一个术语,从狭义上讲,是专指和申请学校的有关教授Email 联系或是电话联系,并通过联系达到增进自己录取和奖学金的机会,有些情况下还专指提交申请之后的目的性较明确的“套磁”。
在时间上,套磁比较好的联系时机是在留学申请材料收到以后或是在路上的时候,大概在9、10月份左右。既可以和教授谈学术问题,又可以在他对你感兴趣之后及时看到你全部的申请材料。但是这要求申请者的学术背景很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吸引住教授。所以一般情况下专家建议套磁尽早进行,可以在夏季6、7月份甚至更早。此外更宽泛意义上的套磁还包括拿到学校AD(无奖学金的录取)之后的争取奖学金的套磁。
在对象上,通常意义上的套磁主要针对教授甚至是系的招生主任,因为教授的奖学金发放决定权较大,但事实上大多数TA(助教奖学金)和Fellowship的决定权并非在于教授,而这些形式的奖学金数量也同样可观,所以也不妨向研究生院或系里发信问问奖学金的情况以及获取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广义的套磁还包括与小米(秘书)、教授手下的在读研究生、招生委员会成员、师兄师姐甚至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以获取申请相关的更多有效信息。
申请美国研究生的套磁手法
一般来说套磁主要有两种方式:电话套磁或E-mail套磁。电话套磁的前提是英文口语足够好,主要是用于和学校Officer快速交流,直接有效地获得申请信息和申请查询等等。一般不建议和教授电话套磁,除非你的英文交流能力足够好 ,不然只会适得其反,起不到套磁的效果。E-mail套磁是比较快捷并深受申请者青睐的方式,交流起来有思考和准备的时间,可以呈献给教授最好的一面。当然,如果在和教授交流多此后,可电话问候或者请教简单问题,加深教授对你的整体印象。
申请美国研究生的套磁禁忌
忌群发E-mail,要有针对性的发信。如果申请奖学金的信发给officer是无济于事的,一个办公室职员无权决定奖学金发给谁。而申请专业的所有老师群发“I am very interested in your research........”,这样只会让所有老师反感,认为你是一个没有专业目标的人,更不会多加考虑你的申请了。
忌信里没有内容,泛泛而谈。很多人的信都是说,My name is XX. Iam from AAA University, a very famous one in China and I have amazing background. My TOEFL is 6**, my GRE is 2**** and my GPA is 3.*. 然后就是要求教授看你的简历,给你offer。而这种内容的套磁信跟你的申请材料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套磁信里一定要有paper application里没有的东西,才能让教授们对你感兴趣。
那么,套磁信里该有什么?很简单,talk about research problems。怎样谈?一是要看看你懂什么,二是看目标教授研究什么。两者结合在一起提问。上来先说自己是个学生,研究某个方向的,然后说自己发现这个教授的research跟自己相关或者自己的背景可以应用在教授的方向,接下来,把教授做的东西summarize一下,讲讲你的看法,然后讲讲他的东西还有什么可以提高的地方---凡是做过research,写过paper的都知道,paper后面总是要compare/evaluate一下自己的方法,所有的research都有limitation or assumption,你自己读懂paper里major achievement是什么,告诉教授们你是如何理解的,慢慢的谈,然后你自己冥思苦想,看看有什么想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至少提出一些算是相关的idea。这样,让教授们知道你对他们研究的问题很了解,而且你很有兴趣,很有热情的在研究思考,这样他们也愿意跟你来往通信,增加套磁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