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在哪里
来香港之前,爱人叮嘱一定要带孩子到香港大学看看,走进亚洲顶级学府,感受世界顶尖大学的校园文化,感悟百年学府的国际化文化底蕴,感触香港与内地差异的教育方式,领略多元开放式的教育氛围。
香港大学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为世界一流大学,被认为是亚洲最具名望的大学之一,有亚洲“常春藤”之称。主校区只有16万平方米,全部校园面积50万平方米。
香港大学依山而建,乘地铁可直达校园山下,铁站位于山体下方70米,还没有出地铁站就感受到港大浓厚的校园文化,地铁通道的墙壁上展览着香港大学百年的历史,走到尽头直接乘坐升降机才能到达位于半山腰的港大校园里。
港大并没有那种像内地大学一样标志性的大门,只有被叫做“东闸”和“西闸”的两个门,我们是从“西闸”入口边上的香港大学站C出口乘电梯上来进入校区的,左手边是本部老校园,右手边是后来修建的百周年校园,我们先去了百周年校园 ,由于是周末过来的,人挺少,整个校园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安静又明亮。
百周年校园(新区)
进入百周年校园,映入眼帘的是访客中心,来港大参观游览的人都会先到这里了解一下情况。
大学书店
访客中心对面是逸夫苑,这幢建筑看外观是很有年头了,现在作为香港大学出版社的书店。书店里除了售书,还有各式文具和精美的名信片、书签、纪念品,特别喜欢这些很有设计感的物品,又不同于日本和台湾的设计,文化性与商业感结合更紧密。
港大教学楼
逸夫苑的东南,教学楼林立,大部分都是以名人命名的大楼,赛马会教学楼、周亦卿教学楼、邵逸夫教学楼、智华馆、郑裕彤楼等等。
这些名人,多是热衷于慈善或是教育事业的社会名流,他们出资赞助了这些校园大楼的建设,从而为香港大学的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以他们名字命名大楼既是纪念和回报他们的热心赞助,也是鼓励人们对教育事业的继续关怀。
教学楼内整洁明亮,环境优雅,连廊内悬挂着名人挂像,张贴着各种公告,随处可见阅读的人群,到处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国际化教学味道。
西闸纪念墙
第一次到香港大学,总有人忍不住要问,香港大学的大门在哪里?写着“香港大学”的牌子在哪里?其实香港大学的大门在东闸一处很偏僻的地方,大部分人参观完了,都没找到。为了让游客参观时有个合影留念的地方,香港大学在西闸赛马会教学楼和邵逸夫教学楼中间的一小块空地上新建了一堵红砖墙,上面用中英文写着香港大学,还贴了一个校徽,大部分人都是在这里拍纪念照。
这面墙就不用说了,打卡圣地,是为数不多可以为港大表明身份的地方,不拍一张就有一种对不起父老乡亲的感觉。哈哈
品味校餐
港大的食堂也是极具生活情调的地方。这里不仅有香港本土的港茶餐厅,更是有星巴克,赛百味等时尚小资的咖啡厅,快餐店。
走到写着‘香港大学’的红砖墙下,然后右转便能看到一家素食餐厅,据说是港大“白富美高富帅”餐厅,于是我和儿子慕名前来体验一番。餐厅不大,但是干净明亮,配合着让人心静的音乐。
这里的点餐形式与别的食堂不同,是自助取餐然后按重量计算的,每250克是40元港币,15元起价,一般会提供12种左右的菜品和两款点心。米饭和汤是免费的,可以尽情的吃一顿啦!
舍堂文化
香港大学受到英美文化影响较大,所以有着很浓郁的舍堂文化,类似欧美私立学校宿舍文化。不同内地的院系制,而是实行舍堂制,由学生会自治管理。
之所以称为舍堂而非宿舍,是因为舍堂在港大承载着远比住宿本身更丰富的含义,同一个舍堂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年级,学生除了学术之外的校园生活均以舍堂为单位。在港大,学生的归属感不来自院系,也不来自班级(因为班级不存在),而是来自他们住的舍堂。
现有16所住宿舍堂,分别为何东夫人纪念堂、李国贤堂、李志雄纪念堂等等,有的是男生宿舍,有的是女生宿舍,也有男女混居的宿舍。
校道大学街
香港大学校内也有街,叫做大学街,把学校东西两个校区连接起来。沿着大学街校道,从百周年校园步行去校本部校园,随处可见各色人种在这里上学,到处充满国际化的气息。
大学街上遇到一位正在温课的留学生姐姐,热情好客的和我们打着招呼,脸上洋溢的欢笑和自信深深的感染着我们,果果情不自禁的坐下来和小姐姐用简单的英语聊上了。
校本部校园
沿着大学街,穿过黃克兢楼,就进入校本部,这里也是港大的老校区,有仪礼堂、梅堂、本部陆佑堂、图书馆楼、钮鲁诗楼、梁銶琚楼、冯平山楼等等。
仪礼堂和梅堂
香港大学最有名气的两栋建筑物,那就是1914年建造的仪礼堂和梅堂,属爱德华式建筑风格。小说家张爱玲、台湾作家龙应台都在这里住过, 现在是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等。
仪礼堂和梅堂楼高3层,以红砖建造,立面设计雅致,加入丰富的建筑元素,包括正门门口上方的弧形楣饰、粗面砖柱、多立克式柱头等。立面墙身饰有中式陶制漏窗,与红砖墙对比鲜明。
沿着仪礼堂的台阶拾阶而上 ,就是1914年的老房子,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线条,使得这个景色成为香港的一个明信片的景点。后面就是梅堂,再往上走便是上山的台阶。
经过梅堂和仪礼堂,便是庄月明文娱中心,这是以李嘉诚的发妻庄月明命名的,庄月明1961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娱中心里面有月明剧院、百佳超市、快餐店、琴房和舞蹈室。
再往山下走就是著名的香港大学荷花池,荷花池的一侧是孙中山先生的塑像,因为孙中山先生是香港西医书院的首届毕业生,所以算起来是香港大学的校友。在荷花池边上遇到有人带着一队小朋友,在那里讲解孙中山的故事。
沿着中山台阶继续往下行,便是中山广场,左边是香港大学的图书馆,右边是纽鲁士楼和梁銶琚楼。没有学生证是无法进入香港大学的图书馆的,我们只有站在门外探头探脑一番,回忆一下当年在学校可以静心看书的日子。
本部大楼(陆佑堂)
香港大学本部建于1910年,采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模式的花岗石柱廊所支撑,顶部则建有一座高塔和四座角塔,具有典型的西方建筑风本部大楼连接着陆佑堂是最美的景点,让我们看看香港大学老照片的大学堂是个什么样子?
香港大学本部大楼,是香港大学最古老的建筑物,现在站在本部大楼前,看到的香港大学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走进本部大楼内部,这里是文学院的大本营,里面就是陆佑堂,粉红色的钟楼,整个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非常有特色和历史感。
陆佑堂内富有文艺复兴色彩的地板,阳光透进来,走廊超级美,可以静静在这里感受青春的气息。张爱玲的小说中,大部分关于学生时代的回忆,都来源于此地。陆佑堂也是《色戒》中学生们演戏的剧场取景地。
香港大学正门
很多人一直想问,香港大学真正的校门到底在哪里呢?在东闸这有一个小小的门牌坊,上面写着“香港大学”几个大字,也因此被认为是香港大学的正门。我比较欣赏香港人的节俭,不一定非要像内地大学那样修建豪华的大门,但是这个门确实让我失望,平淡无奇得有点对不起那么高声望的香港大学了。
香港大学的校区,如果你只是走马观花,一个小时就可以走完,如果慢慢闲逛需花大半天时间。香港大学的校区没有像内地一些古老大学那样惊艳的风景,近年还有负面的新闻发生,但在2018年,香港大学在世界排名上升到了25名,期中牙医专业连续三年获得世界第一名。
来到港大这样的学府,不需要把她当作一个景点或是公园去游览,更多的是身处其中感受到的民主自由的气息,象牙塔的阳光水流,一枝一叶,一砖一缝,有没有唤起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求,开放的思想像海上吹来的风,清新而激情。莘莘学子们一生践行深埋心里的校训“Sapientia Et Virtus (明德格物)”,这才是港大真正的基石,让港大散发出不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