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学什么
旅游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管理专业也应运而生,旨在为这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培养专业人才。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困境,这些困境不仅影响着专业本身的发展,也对未来旅游行业人才的供应和质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表现为:
课程设置滞后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不能及时跟上旅游市场的快速变化。传统的课程侧重于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基础内容,但如今,随着在线旅游平台的崛起、共享经济对旅游住宿的冲击以及新型旅游形式(如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的出现,现有的课程体系显得陈旧。例如,在很多院校的课程中,对智慧旅游相关技术的教学不足,学生对大数据在旅游营销、旅游资源规划中的应用了解有限,导致他们进入市场后难以满足企业对于新型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
实践教学不足
旅游管理是一个对实践要求极高的专业,但当前很多院校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严重问题。一方面,校内的实践教学设施可能不完善,模拟的旅游场景与真实的市场环境相差甚远。比如,酒店管理专业方向的校内实训酒店可能规模较小、设施陈旧,无法让学生体验到现代化大型酒店的运营模式。另一方面,校外实习基地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实习单位只是将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轮岗机会和专业指导,使得学生在实习期间不能真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
就业方向模糊
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看似广泛,涵盖了酒店、旅行社、景区、旅游行政部门等多个领域,但实际上学生在就业时往往感到迷茫。每个细分领域对人才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例如,景区管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资源规划和环境保护知识,旅行社工作则更强调线路设计和客户沟通能力。学生在大学期间缺乏对各个就业方向深入了解的引导,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盲目跟风,频繁更换工作方向,难以在一个领域深耕发展。
薪资待遇较低
旅游行业的薪资水平整体不高,尤其是对于初入行业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酒店基层岗位工作强度大,工资却相对微薄,旅行社导游等岗位在旅游淡季时收入不稳定,甚至可能无法维持基本生活。这种薪资待遇情况导致很多优秀毕业生选择转行,造成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流失,也让在校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担忧,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行业竞争加剧
随着旅游行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个行业,包括非旅游管理专业出身的人才。他们可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了旅游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就业市场上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竞争。例如,一些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在旅游营销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为他们在市场分析和营销策划方面有更深入的学习。此外,旅游行业内部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酒店之间、旅行社之间为了争夺客源不断压低价格、提高服务质量,这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冲击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在线旅游预订平台的普及使得传统旅行社的业务受到挤压,部分旅行社甚至面临倒闭,相应地减少了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酒店的智能化管理系统逐渐替代了一些传统的人工服务岗位,如前台接待、客房服务等。同时,虚拟旅游、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也在改变着旅游体验的模式,而旅游管理专业在应对这些技术变革方面的教育改革相对滞后,导致学生在掌握新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专业师资短缺
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由于旅游行业发展迅速,对教师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具备丰富旅游行业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知识的教师数量有限。一些院校的教师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转行而来,他们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上可能存在专业性不足的问题,不能很好地为学生传授实用的行业知识和技能。
教师实践能力有限
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长期局限于学校的教学环境,对旅游市场的最新动态和实际运营情况了解不够深入。这就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无法为学生提供生动、真实的案例分析,也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面对旅游管理专业困境,未来需要调整的策略
优化课程设置
院校应根据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增加智慧旅游、旅游数据分析、新型旅游形式等相关课程,让学生掌握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可以与旅游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确保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例如,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根据企业实际业务流程和岗位技能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
强化实践教学
加强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建立更加真实、完善的旅游实践场景。例如,打造智慧旅游实验室,让学生可以模拟操作在线旅游平台、旅游大数据分析系统等。同时,要严格筛选校外实习基地,与优质旅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习岗位。在实习过程中,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和考核标准,确保学生能够真正从实习中获得实践经验和专业成长。
明确就业指导
从大一开始就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帮助他们了解各个就业方向的特点、发展前景和技能要求。可以邀请不同领域的旅游企业高管、优秀校友等来校举办讲座和交流活动,让学生与行业精英直接接触,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同时,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定向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提升师资水平
加大对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丰富旅游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鼓励现有教师参加行业培训、挂职锻炼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行业最新动态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建立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机制,让教师能够定期到企业进行调研和实践,将企业的实际案例和问题带回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旅游管理专业目前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些困境是教育与市场、行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然而,通过对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就业指导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优化和改革,旅游管理专业有望走出困境,重新为旅游行业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旅游行业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旅游管理专业才能在未来的教育和旅游市场中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