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祉大学怎么样
◆《日本华侨报》记者 王亚囡
“九月的东京,完全没有秋天的凉意嘛!”结束东京福祉大学赴美游学团全部行程回到东京的曹自充,已经投入新学期紧张的科研和实践之中。
曹自充,来自北京,2023年秋季入学,目前正在东京福祉大学攻读社会福祉学博士学位。在赴东京福祉大学留学之前,他在北京一所高校的管理岗位,负责行政工作。或许,正是这样的经历,给予他严谨的治学态度,系统的逻辑思路,以及果决的处事方式。所以在作出出国继续深造选择的那一刻,他没有丝毫地拖泥带水。
稳定的岗位,优厚的待遇,未来可期的前途,在如今千军万马抢占就业市场独木桥的大背景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自充放弃已经拥有的事业积累,向着福祉课题发起挑战?
象牙塔内多年的管理经验,赋予曹自充一种学术气息与蓬勃朝气兼而有之的感觉。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对于进一步自我提升有着更强烈的追求。日本,同样受到高龄少子问题困扰,同样深受农耕文明和释儒文化的影响,隔海相望的这个邻国,自然而然地成为曹自充继续深造的目的地。
“将福祉作为教学核心,这样的理念,这样的大学,在日本并不多。”谈到对东京福祉大学的第一印象,曹自充给出如上解释。在了解到诞生于日本“介护元年”2000年的东京福祉大学,其学校法人同时运营高龄介护和保育机构,是一所重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专注福祉制度研究、推动社会福祉体系完善的高校时,曹自充踏上了负笈留学之路。池袋校区地处繁华的副都心,环境优势也成为东京福祉大学能够赢得曹自充好感的加分项。毕竟,对于高校教育而言,除了理论学习和课内实验,还需要积极参与地方社会共建,了解当下的经济结构、限制与挑战,以及各业态发展概况等。
作为“国际化福祉人才的摇篮”,东京福祉大学极为重视人才交流,在张开怀抱欢迎海外留学生之外,推出赴美短期游学活动并发展为该校的特色项目、保留项目。曹自充报名参加今年夏季的赴美游学,并选择了最长行程,即先到哈佛大学学习,然后前往福特汉姆大学交流。游学期间,有一堂课给曹自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与预想的不一样,授课老师并没有围绕PPT进行刻板说教,而是借助提问和互动的方式,对游学团的同学们进行引导和启发。当谈及“教育”的意义时,老师请同学们配合他做一个实验。老师站到一张台子上,主动蒙住双眼,让同学们仅借助语言指令帮助他经由旁边的椅子,一步步安全地回到地面。
最初的实验失败了。老师并没有流露出任何失望情绪,而是与同学们一边复盘刚刚的错误操作,一边讨论课件中列举的关键知识点,最终,他在学生们的帮助下安全回到地面。帮助学生确立“主动学习的能力”,是东京福祉大学长期以来最根本的教育理念。这次实验,也让曹自充对“主动学习”产生更深入的认识。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个单向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交互过程。
曹自充坦言,在国内工作时就曾有过多次海外自由行的经历。制定和推进行程,应对旅途中的突发事件……总是笑对挑战的曹自充通过自由行收获了更包容、多元的价值观。但这次游学,侧重福祉考察的专业性,凸显了“学”的价值,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游”与“学”相互促进的实践活动。此次游学带给曹自充的丰富思考和启发,也将在他今后的研究和论文中找到答案。
谈及未来,拿到博士学位后,曹自充希望进入日本的福祉机构工作,将所学系统知识投映于福祉制度的发展现状,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后再回到祖国,将所学所知所感所思,分享给更多有志于福祉工作的年轻人。不可忽视的是,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的那一代父母,如今已陆续步入老年,但现有的养老和福祉政策仍存在不少亟待完善的问题。日趋严重的供求矛盾,对社会提出更高更细的要求。
条理清晰、目标坚定的发展规划,让记者也感受鼓舞。敢于正视不足,乐于完善弥补,勇于传薪反哺,在新一代中国留学生身上,闪耀着开放、多元、乐观、进取的时代之光。留学,是他们主动作出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选择,他们也将交出一份满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