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排名
北京化工大学,简称"北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关于北京化工大学在全国院校中的排名情况,根据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北京化工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64位;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北京化工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64位;根据Q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北京化工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29位;根据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北京化工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41位;同时,北京化工大学在北京市内院校中排名第26位。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化工大学在2022年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中位居第64位,相比较2023年名次未发生变化;在2022年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中位居第65位,相比较2023年名次上升一位;在2022年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位居第42位,相比较2023年同样名次上升一位。
北京化工大学原名北京化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原化学工业部领导。建校的目标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71年与北京化纤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化工学院。1978年北京化纤工学院从学校分出。1994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化工大学。1996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同年,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学校。1998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
2007年3月成为教育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同年7月,成为教育部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共建高校。2008年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行列。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昌平新校区正式启用。2019年5月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高校。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朝阳、海淀和昌平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3000亩;拥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设有17个学院,开设63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2700余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500余人,研究生8600余人(其中博士1400余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2200余人,学历留学生350人。
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涵盖14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交叉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7个):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位列ESI 排名前1‰,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学科、农学5个学科位列ESI 排名前1%。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并列第三。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A类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A-类学科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B+类学科2个:化学、控制科学与工程;B类学科1个:环境科学与工程;B-类学科2个: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C+类学科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C类学科3个:物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软件工程;C-类学科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药学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9个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9个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工程
在最近的10年左右时间,北京化工大学有29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拥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一大批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 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