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风格有哪些
对于一个教师来讲,其教学成熟的主要表现是教学风格的出现和形成。作为一个教师,教了一辈子书,上课的时候,依然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属于自己的稳定而显著的教学风格,那么,这样的教师无疑是失败的。由此可见,教学风格在一个教师的教学生涯中的重要性。
下边笔者打算从教学风格的内涵、特征、教学风格的形成和教学风格的类型三个方面入手,来探讨一下为广大教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教学风格。
一、教学风格及其特征
何谓教学风格?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教学风格是指教学活动的特色,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教育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教师在教学艺术上趋于成熟的标志。”
根据百度百科的这种解释,可以看出,教学风格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1. 教学风格具有思想性。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同样的道理,对于一个教师来讲,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你首先得有自己的教学思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教学思想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基础,是教学风格的灵魂。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一个没有自己的教学思想的教师,他永远不会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2. 教学风格具有独特性。独特性是教学风格的根本特征。一个教师的教学既然可以被称之为有教学风格,那么,这就意味着这个教师的教学必然地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独到之处,这个独到之处就是其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比如全国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的教学风格就不同于同是著名语文教育家的魏书生老师的教学风格;前者以“入情入理、春风化雨”为主,后者则以“科学管理、引导自学”为主。
3. 教学风格具有实践性。教师的教学风格从其表现上看,它不是一种理论性的东西,而是一种实践的东西。换句话说,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在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表现形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师的教学实践,就没有教师的教学风格,因此,教学实践是教学风格的根基。
4. 教学风格具有稳定性。从前面的分析中,大家不难看出,教学风格不是教师在教学上偶然表现出来的某种特征,而是教师在教学中经过长期的锤炼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特征。那种时有时无的教学表现不能看做是构成教师教学风格的基本要素。
5. 教学风格具有创造性。何为创造性,就是含有不同于以往、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性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学风格,教学风格不正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吗?因此,创造性实乃是教学风格与生俱来的一种教学特征。
6. 教学风格具有艺术性。艺术性的根本特征是什么?是创造。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那些凡是被称之为的艺术性的东西,往往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比如,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艺术精品,它能被复制吗?答案是不能;而且在这个方面,还有一个典型案例。据说大诗人苏轼非常喜欢陶渊明的诗歌,他就能读到的陶渊明的诗歌一一写了和诗,但是,现在,我们在读苏轼的诗歌时,是喜欢读他独自创作的那些诗歌呢?还是读他的那些和诗呢?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二、教学风格的形成
教学风格及其特征已如上述,那么,教学风格是怎么形成的呢?笔者以为,教学风格的形成有三个阶段:模仿阶段、过渡阶段、成熟阶段。
1. 模仿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任何一项学习活动,在开始阶段,都离不开模仿。模仿是人类的任何一项学习活动在开始阶段的基本形式。同样的道理,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在开始阶段也始于模仿。模仿什么呢?模仿优秀教师、老教师的教学,搬用优秀教师、老教师的教学方法、方式,套用优秀教师、老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2. 过渡阶段。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无论别人经验多么好,总该领略它的精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要是生搬硬套,学习好经验可能得到坏结果。”(见《全国特级教师经验选集》第一集第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叶老的这段话启示我们,锻铸自己的教学风格,开始阶段自然需要模仿,但模仿到一定程度,就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兴趣爱好,走自己的路,这样,模仿才有出路,模仿才有意义。这个走自己的路的阶段就是从模仿向成熟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一般需要十年,最少也要五六年。在这十年里,教师本人要勤于实践、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听课,不断总结,反复打磨。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度过过渡阶段,走向成熟阶段。
3. 成熟阶段。度过过渡阶段后,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就进入了成熟阶段,这个阶段是教师锻铸自己的教学风格的最终目的,这个阶段至少也需要十年的磨砺期。在这十年里,教师本人除了继续勤于实践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认真去做,这个工作是要研读一定数量的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的理论著作,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我们前面说过,教育教学思想是教学风格的灵魂,是教学风格的统帅,教师的教学风格如果缺失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这样的教学风格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种个人的一种教学习惯,或教学特征罢了,还不能上升到教学风格的层面。
三、教学风格的类型
由于禀赋、个性、兴趣爱好等因素的作用,教师的教学风格也千差万别,但是,无论区别有多大,细细分析,教师的教学风格大致上课分成三类:情感型、理智型和情理和谐型。
1. 情感型。这类教学风格的基本特征是:教师上课精神饱满,感情充沛,整个课堂至始至终流淌着一股情感的暖流,让听课的人到任何时候都欲罢不能。在这个方面,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的教学风格就是典型。“寓教于情,声情并茂,教出趣味,活而有致”,这是人教社张定远先生对于漪老师的教学风格的概括,这个概括极为准确的道出了于老师教学风格的精髓。
综观于老师的课堂教学,真性情无处不在。她教《最后一次演讲》,先给学生推荐闻一多先生的《红烛》序诗——“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借的花儿,结出快乐的果子!”激发学生思考:这首诗是谁写的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谁的写照?接着出示《闻一多传》,将该书的封面图案——黑色大理石的花纹,正中上方一支醒目的红烛,与《红烛·序诗》对照讲解。于老师说,这是借助诗与图案从感情上初扣学生的心弦。然后于老师又引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有关闻一多的话导出讲演前前后后的事实,再扣学生的心弦。学生的感情被抓住,自觉地进入学习的轨道,深深的被课文中鲜明的立场、爱憎的感情、一泻千里的气势、慷慨献身的红烛精神所感染。
2. 理智型。这种教学风格的基本特征是:教师上课长于理论分析,善于概括推理,经常能把一个问题如同抽丝剥茧般的层层道来,引人入胜;内容组织上,层次清楚,线索分明,重点突出;教学方法上,善于启发诱导,重视质疑问难。这种教学风格的典型代表当首推至今依然活跃在中学语文教育界余映潮老师。余映潮老师70多岁了,但他上课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层层展开,张弛有度,引人入胜。
3. 情理和谐型。这种教学风格的基本特征是:教师上课时,讲到情深处,自然会激情昂扬,以情感人;讲解理论性的内容时,自然会细心分析,审慎冷静,逻辑严密,以理服人。就实际的教学情况而言,大多数老师的教学风格应该都属于这种类型。他们上课时,该抒情时,就放开抒情;该说理时,就细心说理。这种课往往既有情感的温度,也有理性的深度;教者从容大度,听者受益良多。
记得法国著名艺术大师罗丹说过:“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美的。”把罗丹的这句话借用到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在教学中,有风格的教学才是美的,有风格的教学才是有境界的。但愿每个教师都能领悟到这句话的真谛,并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